close
剛開始用3D列印的人,常會遇到的問題就是熱熔擠出的線材黏不住平台、
或是列印到一半物件鬆脫了,
然後線材在空中飛舞最後形成一堆類似"米粉"的東西,
就是我們戲稱的3D列印"炒米粉"。
"炒米粉"在所有的機型都會發生,有許多可能的因素造成,
有些是硬體或切片軟體設定不恰當,
圖檔本身底部很小卻很高也是很容易造成此問題。
解決的方式分為硬體跟切片軟體兩大類:
硬體部分:
(1) 平台調整:
噴嘴跟平台的高度必須調到很適當的間隙,
使熱熔擠出的線材能被適當的壓到黏在平台上,若間隙太大則線材不易黏在平台上。
(2) 平台上塗適當的口紅膠以增加黏著力
(若已經塗抹多次用很久了平台很髒反而也會黏著不佳, 可將玻璃洗乾淨重新再塗口紅膠
(3) 貼耐高溫美容貼紙(3M 2090或類似)可增加黏著力,甚至在貼紙上再塗口紅膠
(4) 提高熱床溫度 (在切片軟體設定)
線材:
線料也是可能的問題之一。
如果是用新的線材黏不住平台的話,可以試著提高熱頭溫度來印。
切片軟體部分,依圖檔決定要如何增加底部來黏在平台上,
在Kisslicer/Cura裡面都有以下兩個參數可以運用
(1) Brim (擴增底邊),此會在底部增加一圈擴增底邊來加大對平台的黏著力,依圖形大小可設3~10mm
(2) Raft (筏,棧板),此會在底部先列印一層棧板、然後物件再印在棧板上。
p.s. 天氣對列印有影響,溫度特別冷或乾燥會比較容易炒米粉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